丹尼尔也是这样,他在某位教授的实验课上认识了当时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瑞德,瑞德为人严谨,丹尼尔脑洞大开,两个人成功会师后简直一拍即合。
一个负责大胆假设,一个负责小心验证,得出不少尖端成果的同时也闹出了大量的爆炸事故,不知道愁白了多少教授的头发。
“确切的说,是334天”,瑞德轻咳一声,纠正了丹尼尔不甚规范的时间用词。
“好啦好啦,334天没错”,丹尼尔早就习惯了瑞德的说话方式,浑不在意的摆摆手接着问:“你怎么会到这里来?今天不工作?”
“事实上,我正在工作,任职于FBI的BAU小组,专门负责心理侧写”,瑞德一本正经的回答。
“……”
“啥?”丹尼尔突然愣住。
BAU?不是他想的那个BAU吧?
丹尼尔上辈子的时候曾经热追过一部美剧,名字就叫《犯罪心理》。其中有一位瑞德博士,智商187,每分钟阅读两万字,FBI的高级探员,隶属BAU小组,被众多粉丝亲昵的叫做R宝。
连丹尼尔这个大老爷们儿都这么叫过!
现在想想,他一开始认识的瑞德好像……大概……也许……确实很符合描述啊,熟悉的人设再加上BAU这个名词……
丹尼尔强忍住心中的不安,手指在衣角下狠狠揪了揪,直到揪出了深深的红痕才吞吞吐吐的看着眼前的人,不死心的确认道:“那个…每分钟阅读两万字?”
“额…是这样没错,不过我好像没跟你说过?”瑞德顿了顿,有些疑惑,介绍自己每分钟的阅读量是他进入BAU之后才养成的习惯。
晴天霹雳!
丹尼尔觉得自己应该找个角落去好好的哭一哭。
他单知道这里是X战警的世界,万万没想到……卧槽这里居然还综了犯罪心理?
X战警还好说,虽然多得是打打杀杀,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可是犯罪心理不一样啊!
真变态满地走,弓虽奸多如狗。
跑个步会死,出去玩会死,躺在家里睡觉会死,连好好走在大街上都会莫名其妙招惹一个犯罪分子。
简直可怕!
#对每天都面临连环杀手威胁的美国人民致以深切的哀悼#
#为每天如此作死都没有遇到犯罪分子的自己点上32个赞#
也许应该去买张彩票?深觉自己欧气冲天的丹尼尔摸着下巴思考,不知道能不能中个一等奖呢……
第34章
“是的, 当然,你没跟我说过”,丹尼尔忍住自己拔腿就跑的冲动, 勉强维持着刚才的笑脸, 僵硬的弥补自己的失言:“每次你看书都很快,统计一下就出来了嘛。”
瑞德歪歪头看着自己的小学弟, 对方眼睛右撇,肩膀向后耸动, 明显是说谎的表现。
“学长手里拿的是《无人星球》吗?”丹尼尔被他探究性的眼神盯得冷汗直冒, 也顾不得什么穿越不穿越, 急忙转移话题。
“大卫汉斯柏林的作品,机器人统治地球的故事”,丹尼尔嘴上应和着, 右脚不着痕迹的悄悄后移,恨不得马上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冷静一下。
刚刚接受的信息量太多,他的大脑马上就要当机了。
不过丹尼尔是这么想,瑞德却来了兴趣, 他一直很欣赏这个思路广泛的小伙伴,此时案件的所有线索都指向手里的这本书,他期待丹尼尔能从不一样的角度给出思路。
打定主意的瑞德拉着丹尼尔站到一边, 避开了书店的门口,语气略带诱导:“你也读过这本书吗?人类输给了科技,非常畅销的小说。”
“是的,是的, 当然,我读过”,丹尼尔捂脸,他太清楚瑞德此时的表情了。
只见树荫下,瑞德的手已经搭到了丹尼尔的肩膀上,热情的语气跟当年组团搞破坏的时候一模一样,也跟事后推卸责任的时候一模一样。
明明他最讨厌跟其他人肢体接触了,平时连握手都不愿意,现在竟然搭上了肩膀。
很好,看来走不掉了,丹尼尔打掉瑞德的手,果断无视了对方的痛呼,撇撇嘴没好气的说道:“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出主意吗?”
“你的手劲儿超越了世界78.9%的人”,瑞德揉揉发疼的手,心疼的看着红痕吹了又吹,嘴上咕哝着抱怨了一通,才不紧不慢的说出自己的临时起意。
“按理说是不应该告诉你的,不过大学的时候就是你坏主意最多,所以……”瑞德右手下意识的抓上头发,不甚碰到了还没恢复的地方,不禁又倒抽一口冷气。
FBI的内部情报不论大小,都是机密中的机密,自然不应该泄露给外人。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瑞德总觉得这个小学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哪怕他对心理侧写颇有研究,也很难侧写出这个学弟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有了一年的跟随办案之后,这种想法越发清晰,无论理智还是感觉,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
丹尼尔不简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十年前变种人闹得再轰动,在政府的全力封锁下也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所有人的记忆里。
再加上丹尼尔已经在普通人的世界生活了多年,饶是瑞德想破了脑袋,也很难把丹尼尔跟变种人联系在一起,自然无法做出准确评估。
“所以……?”丹尼尔不自在的摸摸后颈,凉飕飕的好像被谁盯上了一样。
“咳,是这样”,瑞德低头,脚尖悄悄扭了扭,终于下定了决心,简略的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近期西雅图的公交上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造成了多人伤亡,没有组织或个人宣布对此负责。直到两个小时前,警局收到了一份自称投弹者的传真,要求在两天之内取消西雅图的所有自动化设备。
唯一的线索就是不明嫌犯在传真中的口吻,遣词造句一引用了《无人星球》的大量段落,堪称一字不变。
“是意图混淆视听,还是单纯的书籍狂热分子?”丹尼尔倾向于后者,受欺压的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主宰——如果把万磁王套用到机器人的身份上,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年度大戏。
形象极了!
“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因为个人原因投弹的人,多数情况下,这种投弹行为起源于潜在的情感问题”,瑞德一本正经的分析,良久才反应过来,尴尬的总结一句:“狂热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