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候摇摇头:“他什么都没有说。我查到的。我被当年的疑惑,困了大半辈子,今天终于有了答案。我不用再责怪自己,也不用再向你赎罪。我可以安心离开了!”说着,他将神兵令放到武后手中。
正在他转身离开之时,武后突然抓着他的手,用略带哀求的声音道:“沈言,不要……”说到这儿,她突然停了下来,只是感伤的眼神看着他。
神兵候听到她哀求的挽留,看着她湿润的眼睛,他原本毅然离去决心瞬间变得软弱无力,他相信只要她把剩下的话说完,他应该会留下。
可最终,她还是没有把那句‘不要走’说出口,她松开神兵候转过身,用万般克制,可还是略微颤抖的声音道:“你……走吧!”
神兵候没有说话,他只是转身迈开步子,往殿外走去。
或许,在外人看来,他的步子从容不迫,他的神情淡然自若。可此时,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每迈出一步,他的心就被割下一片,他的昂首挺胸只是为了让泪水留在眼眶,不至于狼狈地落下。
神兵候将神兵司的交接事物处理好后,他便请来了长安城最好的媒婆,而后,让媒婆带上最丰厚的聘礼来到十三娘家中。
当看到十三娘看到媒婆带着聘礼突然而至,她显然被惊到,待她缓过神,也没问是哪家来说媒,毫不客气把媒婆往门外推:“这里没有人要成亲,带着你的东西,滚出去!”
这样的情形,对于老练的媒婆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所以,她并不介怀,她拿开十三娘推搡的手,依旧笑容满面道:“我说这位姑娘,你这脾气还真够急。你好歹听听究竟是哪位大爷托我来说媒,若真不满意,再拒绝也不迟,不是吗?”
十三娘怕被媒婆胡搅蛮缠,便敷衍道:“好吧!谁托你来做媒?”
“这位大爷虽然年纪有些大,可见他出手阔绰,应该家底丰厚。姑娘豆蔻年华,又美貌无双,嫁给这位大爷是有些委屈了姑娘。不过,这位大爷既然有心明媒正娶,足可证明他对姑娘是一片真心,对于女人来说,一个好归宿比什么都重要,其它……”
十三娘不耐烦的打断:“说重点!”
第166章 婉儿贺喜
媒婆尴尬地笑了笑,打了下自己的嘴巴道:“你瞧我这嘴,说了这么多都没有说到重要的事情!让我来找姑娘说媒的这位大爷名叫沈言,姑娘应该认……”
没等她把话说完,十三娘就回绝道:“我不嫁!”可等她把话说出口,方才回过神来,她喃喃自语道:“沈言?他要娶我?我没听错吧!”
见她如此,媒婆知道这桩生意是成了,便满脸欢喜的搭腔道:“姑娘没听错,向姑娘提亲的正是沈言,沈大爷!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门亲事,我本该找令尊令堂说的,可沈大爷说姑娘的父母早逝,所以,便让我直接来这儿找姑娘。不知道这门婚事,姑娘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十三娘搓着衣角,满脸娇羞道:“我父母早逝,也没有一个能够做主的人,婚姻大事可不是儿戏,我也拿不定主意。不如你替我拿个主意吧!”
媒婆瞅了眼羞得满脸通红的十三娘,故作思量道:“这个嘛!让我想想”
见媒婆半晌不吱声,十三娘着急道:“怎么样?想好了吗?”
媒婆笑了笑:“若真要我拿主意,当然是嫁给沈大爷!”
十三娘低头不胜娇羞,却难掩欣喜道:“那我就听你的!”
媒婆笑着点点头:“这样便好!对了,沈大爷说若姑娘同意了婚事,希望姑娘答应他一个要求。”
听到这话,十三娘皱眉道:“一个要求?什么要求?”
媒婆从兜里掏出一封信,交给她道:“具体什么是要求,他也没跟我说,只是让我这封信交给你,说你看了这信,自然就会明白。”
她娘将信拆开,看到信上简短的写着:散去毒功,回归原貌。
她一直用□□保持年轻的样貌,若真按照沈言的要求散去毒功,那她不但会失去美貌,还会变成一个比原本年纪还要衰老的老太婆,这是坏的一方面。至于,好的一方面,就是她不用再受药毒之苦,也不会因此送了性命。
沈言的这番心意,她自然是明白的,可她不由得隐隐担心起来,若她真变成一个老太婆,沈言真不会介意吗?
这时,见十三娘陷入长久的沉默中,一旁的媒婆道:“沈大爷特别嘱咐我,不管姑娘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去做。同样,他也希望,姑娘能够答应他的要求。”
十三娘深深吸了口气,点头道:“好!我答应他!劳烦你转告沈言,第一次我没有做成漂亮的新娘,这一次希望做全天下最漂亮的新娘。他的这个要求,我要等到婚后再做。”
媒婆点点头:“好。我替姑娘转告沈大爷。”
十三娘继续道:“既然不管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去做,那么,我要天下人都知道,他沈言娶了我十三娘!”
沈言本不想把婚事办得太过隆重,一则是因为自己已年过半百,又刚卸下神兵候一职,正想找一处清净地方过与世无争的日子。
若将婚事大操大办,以他之前在朝廷的地位,在江湖的声望,前来的道贺的人势必不在少数,恐怕又有一段麻烦日子。二则,自然是为了顾全武后的感受。
可既然,十三娘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也只能照做。
因此,到了他们成亲那日,婚礼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锣鼓鞭炮震天,沈府前的整条街,甚至临近的几条街道都停满了前来贺喜人的宝马雕车。
这场婚宴的坐上宾有在朝廷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有在江湖呼风唤雨的盖世豪杰。
朝廷与江湖的关系就如同水与火的关系,朝廷之人容不得江湖人打着侠义的幌子,却干着目无法纪的勾搭。而江湖人则厌恶朝廷的人,开口闭口不离忠君爱国,可却为半分权势,一丝利益就斗得鱼死网破。
因为,他们这种彼此鄙弃,所以,水火不容的他们几乎不会同时出现。
可在这次的婚宴上,他们不但同时出现,而且同在一室喝酒吃饭。或许,他们都了解沈言处在朝廷与江湖之间最微妙的地带,而且娶的又是龙虎客栈的东家十三娘,在婚宴上看到一些形形□□的人也在他们意料之中。
因而,看在沈言和十三娘的面子上,他们既没有争锋相对,也没有剑拔弩,只是当彼此不存在,自顾自的与同伴喝酒聊天。
这时,一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在沈府门前停了下来,不多时,身着青色襦裙,外罩浅红印花短衫,腰系黄色宫绦,头梳倾髻,脸上略施脂米分的上官婉儿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见她下了马车,两个随行的小宫女便从马车里捧出贺礼,随她一起进了沈府。
在门口负责招待的人,见了她们急忙接过贺礼,一旁负责登记的人一眼就认出上官婉儿是宫中的女官,便起身客气地问道:“请问这份贺礼是哪位娘娘,送给我家老爷和夫人的,小人好替老爷和夫人记下娘娘的恩典。”
上官婉儿道:“这是皇后娘娘吩咐送来的,恭贺沈爷新婚之喜。”
登记的人躬身作揖道:“那小人先代老爷和夫人谢过皇后娘娘恩典!”
正在这时,一辆有着黄色顶盖的马车缓缓驶向沈府,几十名骑着马的男子跟随马车而来,只见他们身着卫率禁军的官服,腰间皆悬挂着佩刀。
待马车停稳,排在队伍最前面的卫率将军骑马向前,站在府门前大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
上官婉儿正要往府里去,刚迈开步子就听到太子驾到,便收住脚步跟随众人走到门外迎驾。
这时,众人已在门前跪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太子从马车里出来,正在大家都感到纳闷时,身穿喜服的沈言从府里走了出来,跪在马车前道:“沈言恭迎太子殿下!”
待沈言说完,太子李显才在马车里敲了敲,一旁会意的侍卫急忙打开车门,将李显和随行的太子妃韦杏儿迎了下来。
见此,跪在一旁迎驾的上官婉儿,心语:“沈爷亲自来迎,他才肯下马车,这架子果然够大!他以前还是英王的时挺平易近人,这会儿身在太子之位,反倒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低调行事。或许,对他来说,权力来得太突然,他还没能驾驭它,利用它,他才会在用这种强调自身威严的方式,掩盖内心的手足无措。”
正在上官婉儿沉思之时,李显与沈言寒暄了一番,方才想起跪迎的众人,便扬了扬手,道:“都平身吧!”
待众人平身,李显正吩咐侍卫将贺礼拿来,突然瞥见站在府门前的上官婉儿。他嘴角浮现喜悦的微笑,他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转向上官婉儿,似乎将身边的韦杏儿抛之脑后。
侍卫见说着话的李显突然停了下来,便低声询问道:“殿下,是不是让卑职把贺礼拿来?”
李显抬了抬手漫不经心道:“去办吧!”
说罢,他便迈开步子,走过府前的台阶来到上官婉儿身边,微笑询问道:“婉儿,你也在这儿呀?是母后派你来给沈爷贺贺喜的吧!”
上官婉儿向来谨小慎微,见李显在众目睽睽之下竟对她表现的这么亲昵,况且太子妃还在一旁,让她感到很是尴尬。可她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因而,她便用最自然的方式应对当前的尴尬。
只见她躬身向李显行礼道:“回禀殿下,奴婢的确是受娘娘之命前来给沈爷贺喜。”
李显点点头:“好!本王知道了。”说罢,看向众人道:“大家都别站着了,赶紧进府喝喜酒去!”
见众人都迈开步子往府里去,李显向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道:“我们也进去吧!”
上官婉儿总觉得,每次李显遇到她,总会用深情款款注视着她,说话的声调也会变得异常柔和,好像立刻就要拉起她的手,说上一番海誓山盟的告白。
她不想这种情况发生,因此,她总是小心地避开李显,所以,当听到这话,她便道:“奴婢有东西忘在马车上了,要去取一下。”
李显点点头:“嗯。那本王先进去了。”
虽然,取东西只是一个借口,可待李显走后,上官婉儿还是返回到自己的马车,待了一会儿。
当她离开马车,正往府里去时,见李显的侍卫在整理贺礼。她看到侍卫从马车里搬出锦盒大大小小不下数十个,心想,以李显的身份来说,能拿出手的绝不是普通的东西。
由此可见,虽然沈言已从神兵候的位置上退下,可在别人心目中,他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正在她思量之时,看到有个侍卫走来,只见他抱着几个又大又笨重的锦盒,他的脸几乎被捧着的锦盒挡住,所以,走起路来都是歪歪斜斜。
正在这时,侍卫踩到一块小石子,一个踉跄差点把锦盒掉到地上,幸好被一旁的上官婉儿扶了一把。
因为被锦盒挡着,侍卫虽然看不到上官婉儿的脸,可低头看到她脚上的绣花鞋,知道她是个姑娘,便道:“姑娘,多谢了!”
听到侍卫的道谢声,上官婉儿感到很耳熟,便试探性的问道:“你是梅仁?”
第167章 各有心事
这时,梅仁也听出了上官婉儿的声音,便道:“是啊!你是上官姑娘吧!”
上官婉儿抬手道:“我来帮你拿吧!”
梅仁担忧道:“不用了,这个很”
他的话还没说完,上官婉儿就已抱起一个锦盒,见果然很重,她皱眉道:“这锦盒还真不轻。不过,帮你拿一个应该没问题。”
梅仁笑着点点头:“那多谢了!”
“不客气。”
在他们身后侍卫都认识上官婉儿,知道她是武后最宠幸的女官,连他们的主子太子都要敬她三分。现在,她却在给刚从新来卫率帮忙,可见他们颇有些交情。
见此,本来一心想要□□新人的卫率们,便都很识趣的跑上前,殷勤的拿过上官婉儿手中锦盒,笑道:“殿下吩咐我们办事,现在倒劳烦起上官姑娘,这怎么好意思呢?”
上官婉儿笑了笑:“大家都是在宫中为主子办事,何必分得这么清楚?我刚才见梅卫率拿了许多东西,不过是顺便搭把手而已!”
见她这么说,卫率们纷纷伸手去拿梅仁怀中的锦盒,笑道:“梅卫率,我们也来帮忙搭把手吧!”说着,他们捧起梅仁手中的锦盒,迈开步子往府里去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梅仁站在原地,看了眼走远的卫率们,满脸不解道:“他们平时凶神恶煞,今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心?”
上官婉儿笑道:“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或许是因为,他们今天遇到了一个大恶人。”
梅仁更加不解道:“大恶人?谁啊?”
“你觉得是谁就谁呗!对了,我记得你洗脱罪名后,不是被调配到折冲府做长史了吗?怎么又成了东宫卫率?”
梅仁摸了摸眉毛,道:“这个其中,有些特殊的情况,说来话长。”
见他支支吾吾,上官婉儿觉得,他应该有难言之隐,便道:“那改日再说吧!”
“嗯。”
这时,上官婉儿和梅仁一同进了府,在府中丫鬟的指引下,他们穿过一处雅致的庭院,便走上了一处抄手游廊。
游廊两旁栽种这一些树木花草,远远还能看在几弯缓流的绿色,几座巧妙堆砌的石山,几处掩映在繁花绿林中的亭台楼阁。
从游廊走来,可谓是一步一景,所以,即便在这样的游廊走上一天也不觉得乏味。
他们快要接近举行喜宴的院子时,看到从游廊另一处入口走来一对男女,待四人离得稍近些,他们方才看清那两人的容貌,原来是太平和薛绍。
当梅仁看到太平颇感惊讶,不由得喃喃自语道:“哇哦!她跟公主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的上官婉儿听他这么说,便感觉到他应该知道太平与袁一私奔与替嫁的事情,至于,他们分开的事情,梅仁似乎还不知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