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白了他一眼:“喂!你是先生吗?本宫就是喜欢草船借箭,不需要你纠正!”
这时,拄着拐杖的薛绍从含元殿,一瘸一拐地来到广场,见了太平,不由分说地将她抱入怀中,哽咽道:“你没事,你没事就好!”
太平被抱得先是一蒙,而后拍了拍薛绍:“你在哭吗?虽然知道,你是担心本宫,可本宫最讨厌男人哭,所以,走开!”
薛绍放开太平,抹去泪,试图解释道:“这是高兴,不是泪。”
太平点点头:“知道了。看你伤得这么重,扶你回殿里,让御医给你看看。”
薛绍将手搭在太平肩上,满脸洋溢着幸福:“我本想同你冲出殿,从旁保护你,可却被圣上拦了回来。我多担心刀剑无眼,你会有什么不测,我向来不信命运鬼神,可方才在殿里我却向老天祈求,愿用三十年寿年换你今晚平安无事,如今,真实现了。”
“呸呸……一个人能活多久,你用了三十年,还有命吗?再说,我可是鬼见愁的活阎罗,犯得着用你的命保平安吗?”
此时,台阶下的袁一,望着他们渐渐走远身影,心中的阵阵酸楚,皆化作一声苦笑叹息。
他感觉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看到是神兵候,对着他赞许地笑了笑:“袁一,做得很好!”
袁一躬身道:“卑职谢过侯爷夸奖!卑职只是尽了该尽之职。”
“懂得谦逊,不错!”
袁一看了眼,在不远处指挥清点人马的笃鲁,对神兵候道:“侯爷,卑职先去把剑和战衣还给笃鲁大帅。”
“去吧。”
袁一来到笃鲁身边,刚脱下的战衣连同乌木剑一齐递上,侍从见状,急忙从他手中将东西捧过。
他道过谢正要离开,笃鲁却将他叫住,把乌木剑抛给他,说了几句吐蕃语,不解其意的袁一看了眼侍从:“他说了什么?”
“大帅说,无名小卒用过的剑,他不会再用,让你拿着。”
他看了看笃鲁,又看了看手中的乌木剑,向侍从道:“你们大帅这谱还真够大!算了,就当我捡了个大便宜。”
侍从低声道:“难道看不出,大帅只是找了个借口把剑送给你?”
袁一疑惑道:“是吗?为什么?”
“大帅,他喜欢你啊!”
“哇喔!原来你们大帅喜欢男人,难怪总觉得,他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可没那种癖好。”
“你想哪去了,大帅有妻有儿,只是爱才而已!”
见侍从一脸认真地解释着,袁一拍了拍他,笑道:“说笑而已。替我谢谢大帅。”
此时,笃鲁,神兵候与一众将领被高宗召进了含元殿,而袁一则与护卫军们在大明宫各处寻找伤兵,将他们送入太医院救治。
袁一推着板车来到丹凤门前,在成堆血肉模糊的人中,将还有呼吸的人放上车。
待放满,他便推着板车快速走过护城河的御桥,就在往太医院去的途中,看到一个断了条胳膊的士兵,正在匍匐前进,在几个躺得横七竖八的人中,寻找着什么。
袁一以为那人是在找寻战友,不由得被这种情义所感染。
他放下车,快步跑向断臂士兵,一摸见躺着的那几人都没了鼻息,他沉默了片刻,正要对士兵说话,只听到他喃喃道:“我的……胳膊……”
“什么?”恍然大悟的袁一,苦笑道:“我说兄弟,搞了半天,原来你是在找你的胳膊啊!”士兵没有理会他,依旧神经兮兮地往地上找着。
袁一见护卫军正推着一辆空车往这儿来,便抬手示意,让车停了下来,而后,去抱起断臂士兵:“胳膊就别找了,留下条命就算老天是关照了。”
断臂士兵却赖在地上不走,又是哭又是闹,头痛不已的袁一瞥见不远处有个残肢,便捡起来给他道:“给,找到胳膊,可以走了吧!”
此时,紧紧抱着残肢的士兵,哭着点点头,见到此情此景,袁一感到莫名的心酸,战争的残酷,他经历许多次,可还不到麻木,总会被这种心酸的感觉挟持。
他来到太医院,看到许多提着药箱的宫女在各处穿梭,边指挥着护卫军将伤兵搬到何处,边利索地给一些受了外伤的士兵敷药包扎。
他扛起车上的最后一名伤兵,在宫女的指引下,来到院前铺着席子的空位边,刚将士兵放下,看到上官婉儿提着药箱走来,他让出个空位,让上官婉儿给士兵疗伤。
只见上官婉儿先把了把脉,再翻开眼皮,瞧了瞧士兵的瞳仁,摇头叹口气,袁一见状,问道:“他不行了吗?”
上官婉儿转头凝重,道:“只剩一口气,恐怕没救了。”
袁一沉默了良久,吐了口气:“要是我早点把他送来,会不会好些?”
上官婉儿起身,摇摇头:“他伤及脏腑,失血过多,就算在世华佗,也无能为力,这与早晚没关系。”
这时,掌医走来,向上官婉儿道:“上官姑娘,事情是这样的,太医院的地方实在有限,送来的伤兵又越来越多。我刚才跟金吾将军商量过了,让他在外廷的空地上搭建些帐篷安置伤兵,再从我这儿抽出些太医,我见姑娘医术了得,是否愿意前往?”
“难得大人信任奴婢,定当竭尽所能,请问大人帐篷安置在何处?”
“丹凤门的伤兵比较多,金吾将军就把帐篷安置在护城河边。”
出了太医院,袁一推了车,追上前面的上官婉儿道:“我也往丹凤门那边去,一起吧!”
提着灯笼的上官婉儿看了他眼,笑着点了点头。
袁一道:“掌医也真是,叛乱刚刚平息,怎么能让你一个姑娘家,走夜路去护城河那边。”
“那几个太医已动身去了,掌医操心的事又多,难免有些地方顾忌不到,再说,各处宫道都有搜寻伤兵的护卫军,没事的。”
袁一笑了笑:“也对,看来我是多虑了。”
“其实,一路有人陪着说说话,也不错!”
袁一点点头:“我也这样觉得。”
话虽如此,可这番交谈过后,俩人走了许久也没说话,想打破沉默的袁一抬头看了眼上官婉儿:“我……”可话到嗓子眼,却不知道该什么。
见此,上官婉儿不解道:“什么?”
袁一长长吐了口气,放下车,索性将内心的尴尬说了出来:“好吧!我必须承认一件事,每回看到你,还是会感到尴尬,尤其像这样独处,我简直紧张得手心冒汗。想要找些话题,可怕平常的嘘寒问暖,或是问话,会让你误会,我对你旧情难忘。或是对以前耿耿于怀,或是想怎么怎么样。毕竟,我曾经那么喜欢你,后来又……总而言之,我已经放下了,可这种感觉让我很烦恼,现在说出来,整个人都轻松了。”
上官婉儿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释然一笑:“以为你要说,喜欢我,害我惊吓不小。如果说尴尬,不止你,我也有,毕竟曾经发生过那多事,可我把这些说出来,也轻松多了。”
袁一推起车继续前行,神情自然道:“有这种默契,一切都好了。”
上官婉儿点点头:“是啊!”
袁一欲言又止道:“知道吗?公主就要嫁去吐蕃了。”
上官婉儿想了会儿,道:“这是笃鲁向神兵候提的出兵条件?”
“没错。当时长安的危机迫在眉睫,我相信,换做任何人都会这样做。可怜,公主做了这次祸乱的牺牲品。”
“公主不会嫁去吐蕃。”
第110章 各怀心机
袁一见她一脸肯定,不由得纳闷道:“侯爷受了圣上口谕与笃鲁谈判,他们为此,已经立字为据,若反悔不嫁的话,必将引起两国征战,我看圣上不敢冒这个险。”
“这我清楚,可有些事,当你以为尘埃落定,可它偏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转。”
“这么肯定?好像你能看到未来似的,那你说说看,公主将如何脱困,不嫁去吐蕃?”
上官婉儿沉默片刻,道:“我知道某些事的结果,就好像放了盐的汤,我能尝出咸味,却不知道汤里究竟是放了一勺盐,还是半勺盐。”
“这么说来,你知道结果,却不清楚过程,这也太玄乎了吧!”
上官婉儿笑了笑:“你是想说玄,还是假?不如这样,我们赌一把,敢吗?”
袁一摸着下巴,点点头:“我向来逢赌必赢,而你嘛,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两个旗鼓相当人的对赌,才有意思!赌什么?”
上官婉儿想了会儿:“我要是赢了,你就帮我做件事。”
“好,什么事?”
“我现在还没想好。”
袁一点点头:“要是我赢了,不如,也让你帮我做件事。”
“好。”
袁一皱眉道:“这么爽快,不用问什么事?”
“我赢定了,不用问。”
“赢定了?你还真够谦虚。说实话,还真希望输的人是我。”
此时,他们快走到护城河,袁一眺望了眼,隐隐看到灯火晦暗的丹凤门,若有所思道:“当知道,侯爷要请笃鲁来做援军时,我心里犯嘀咕,为什么不等雍王的人马回来,偏要去请吐蕃人?可现在看来,侯爷果然深谋远虑,知道雍王赶不回,才走了这招险棋。”
“是啊!”上官婉儿神情突然变得凝重,她看了眼丹凤门,陷入沉思。
此刻对于雍王李贤,她的感受只能用“失望”俩字形容。
她原本相信,李贤对她的爱,足以让他背弃同母兄弟,转而为武后效力,将贺兰姐弟的计划全盘拖出。
再让武后借着贺兰姐弟的手,扫除了政治上最大的障碍,太子和一直跟她在后宫较劲的贺兰敏月。
最后,武后再兵行险着,任由贺兰敏之分拆军队围城,一则犯上作乱的贺兰敏之,再也翻不了身,二则,叛乱能让生性懦弱的高宗吓成惊弓之鸟,从而,意识到武后在朝廷的重要性,高宗便会还权给她。
可千算万算,武后还是算漏了李贤的私心,他没按规定时间到达,心思很明显,他想让叛军与护卫军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次日,上官婉儿带着这种权衡利弊后的失望,见到了李贤。
这时,她正从内侍司办完事,回到麟德宫,在半道上,遇见受召入宫的李贤。
李贤支开同来的侍从,警觉地四下观望了眼,拉起上官婉儿的手,柔声道:“昨晚赶回长安时,我一直记挂着你,现在,见你平平安安站在我面前,真是太好了!”
不经意间,上官婉儿的嘴角流露出一抹冷笑:“昨晚,奴婢也记挂着王爷何时能归来,从黄昏盼到了夜阑,快忘记这种记挂时,王爷却突然而至。”
李贤不笨,自然此话的弦外之音,他难掩羞愧地沉默了半晌,深深吸了口气道:“如果,你真像我爱你,那样爱我,就会明白,我的身世在李唐王室有多尴尬!某些时候,我迫不得已要为自己打算,不管我做过什么,我爱你,这件事永远都不会变。”
上官婉儿低头沉默着,当走到麟德宫前,她突然停下脚步,对身边的李贤道:“我已经厌倦去分辨这种是爱,还是相互利用的感情。你不是当年的六皇子,而我也不是万卷阁的小宫女,结束吧!”
李贤凝望着她,眼眶泛起的热泪,默默地落下:“现在,有些明白,之前,你为何对我那般抗拒。我想,现在我更懂得,强求不代表幸福的拥有,而是让心底留有的美好都毁于现实。”他说着,长长吐了口气:“我尊重你的决定,但我会保留这份爱。”
上官婉儿转身离去,当跨进麟德宫大门的那刻,眼泪不自觉地落了下来,她很清楚,不管她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了什么,都是以利用开始,可如今,却带着感情结束,这不是太可笑了吗?
她抹去眼泪,抬头望着天空,心语:“如果一切都是我该承受的,我认命,可不妨碍我,有恨你的权利!”
上官婉儿将内侍司拿来的文书送去正殿时,神兵候正与武后商量朝事,无意中听到,高宗受到昨□□宫的惊吓突患重疾,卧病不起,受到贺兰姐弟的算计,让高宗对身边的人疑神疑鬼。惟独相信武后和神兵候,便将叛乱之后的烂摊子和朝廷上的大小事情都交与他们处理。
上官婉儿放下文书,正要离开,又听到武后对神兵,候道:“突厥,波斯等国欲弃大唐与吐蕃结盟的心思,通过这几封密奏,就能看出些端倪来,侯爷,刚才提出以先礼后兵之策,组建三支万人军队,带上厚礼,分别前往突厥,波斯等国提议,本宫觉得可行,刚才提出哪三个领兵人选?”
神兵候答道:“启禀娘娘,微臣提议的三人分别是,轻车都尉李泰仁,明威将军杨志,神兵司神兵袁一。”
“好。等明日圣上身子好些了,本宫就去奏请圣上,早日把此事定下来。侯爷要是没事,去忙吧!”
“是,微臣告退!”
待神兵候走后,上官婉儿也迈开步子,刚走下殿中的玉阶,就听到武后道:“婉儿,本宫有话跟你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